奥运经典瞬间读后感_奥运精彩瞬间观后感
希望我能够为您提供一些与奥运经典瞬间读后感相关的信息和建议。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更深入的解释,请告诉我。
1.《奥运传奇》——读后感
2.《奥运精神伴我成长》读后感5篇
3.要伦敦奥运会闭幕式的作文,或者读后感。
4.学子2022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
《奥运传奇》——读后感
2008年是奥运年,奥运的光环照进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底。暑假中,我阅读了《奥运传奇》这本书,它让我对奥运,对奥运历史上著名的运动员有了更多的了解。《奥运传奇》这本书记载了1896年雅典奥运会至今,百年现代奥运的繁荣和变迁。它将奥林匹克历史上100个尚不为人们熟知而又值得记取的故事汇集成书,这些奥运故事大多是现代奥运历程中具有开创意义的“第一”和“最……”,从一个侧面记录了百年奥运的辉煌 ;而故事背后的一个个人物,都为全人类的奥林匹克理想付出过艰辛努力。
自在阅读了这本书后,在我心中深深记住了一个人的名字:德里克·雷德蒙德。1965年9月3日德里克·雷德蒙德出生在英国布兰切利镇。在他7岁那年,被父亲送进密尔顿·凯恩斯田径俱乐部。他认真训练,并把兴趣和训练方向着重放在了400米跑上。后来又多次打破了英国400米跑的纪录。可是德里克一直受着伤病的困扰,1992年他来到巴塞罗那参加奥运会时,已动过5次手术了。比赛中,他不幸右腿肌肉撕裂,跌倒在 跑道上。但他有始有终的信念使他在父亲的搀扶下,艰难完成了比赛。尽管是比赛中的`最后一名,但他的精神博得了在场65000名观众的热烈掌声。
这位“最受人尊重的倒数第一”,德里克·雷德蒙德使我不由感到他一生命运的坎坷。他与生俱来的跑步天赋如同上帝的恩赐,可是,疾病不得不让他放弃他的最爱。
德里克·雷德蒙德曾说过:“其实我们都会碰上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它们会如同荆棘墙一样横亘在你和你的梦想之间。如果你真的不幸碰上了的话,除了跳过去之外,你还有别的选择——拆了它!就像我做的一样。”它给我带来了很多感悟。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总是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特别是在离成功不远处的它们,总是会很“调皮”得使我们放弃梦想。面对它们时,我们要像德里克·雷德蒙德一样敢于“跳过去”或“拆了它”!困难虽然很令人讨厌,但它却是成功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磨练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的目标、梦想更加坚定!
在以后,当我面对困难时,我一定会想到德里克·雷德蒙德和他的精神,勇于挑战困难,绝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奥运传奇》让我认识了德里克·雷德蒙德,也让我对“奥运”这一概念有了深刻的体会。2008年,我期待中国,期待北京的奥运会,它一定会给全世界人民带来更大、更多的惊喜的!
《奥运精神伴我成长》读后感5篇
夺冠**观后感范文5篇《夺冠》是由我们制作有限公司摄制,由陈可辛执导的运动片,巩俐、黄渤、吴刚、彭昱畅、白浪、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领衔主演。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夺冠**观后感,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夺冠**观后感1女排精神是中国女子排球队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精神的总概括。其具体表现为: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同甘共苦,团结战斗,刻苦钻研,勇攀高峰。她们在世界排球赛中,凭着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的精神,五次蝉联世界冠军,为国争光,为人民建功。她们的这种精神,给予全国人民巨大的鼓舞。国务院以及国家体委、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和全国妇联号召全国人民向女排学习。从此,女排精神广为传颂,家喻户晓,各行各业的人们在女排精神的激励下,为中华民族的腾飞顽强拼搏。
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始终代代相传,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的自豪、自尊和自信,为我们在新征程上奋进供给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女排人,身体力行地传承着“女排精神”。正因为这种精神的薪火相传,让大家敢于期待来年在东京奥运会的女排赛场上,再次迎来升国旗、奏国歌的荣誉时刻。
女排精神曾被运动员们视为刻苦奋斗的标杆和座右铭,鼓舞着他们的士气和热情。更关键的是,它因契合时代需要,不仅仅成为体育领域的品牌意志,更被强烈地升华为民族面貌的代名词,演化成指代社会文化的一种符号。它一向与女排的得失、沉浮紧紧联系在一齐,并成为评价中国女排的最难以割舍的标准。
女排精神之所以备受推崇,最重要的是那种足以流芳百世的不畏强敌、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远远比“五连冠”本身更加能鼓舞国人。
郎平看来,中国女排的精神不只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明知难赢,也竭尽全力。昨日,她更新了“女排精神”的内涵: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有团队精神,踏踏实实,做好工作。
队长朱婷认为,“女排精神”就是传承,从最早的5连冠辉煌延续至今,“女排精神”的实质没有变化,新一代队员一向在丰富内涵,一齐努力,永不放弃。
张常宁认为,新时代的“女排精神”就是,哪怕只剩1%的机会,也要100%地努力。
夺冠**观后感2_月_日晚,由陈可辛导演执导的将于大年初一全国公映的**《夺冠》(原名《中国女排励志**》)全球首映礼在北京英皇集团中心举行,记者现场欣赏了这部令人期待已久的体育影片。整部影片回顾了中国女排励志**振奋无数国民的夺冠之路,重温跨越几代人的集体记忆,《夺冠》让人热血沸腾!赞叹的是,贯穿始终的就是:女排精神不朽!
**不是历史,这部**更不是纪录片,记者怀着一些细节必然有艺术加工的心理踏进首映礼现场,然而惊人的历史重现依然让人感人肺腑,那才是属于我们全体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记者和不少青年球迷说起当年漳州训练基地竹棚下的艰苦训练,他们甚至怀疑记者话语的真实性。直到这部影片首映,老女排们的艰苦训练再现,不少年轻人都感叹道:“这是真的吗!天呀!”当初上世纪70年代,老女排就是在泥地里训练,在粗糙的木地板场地上进行防守训练,姑娘们身上有不少血水,还扎上了倒刺,训练完毕,大家相互拔刺,包扎伤口,这是真实的历史。至今,在福建漳州女排训练基地的博物馆里,人们依然可以看到当初老女排训练时用过的旧球衣和护膝,上面还有血印和泥土。
伴随着著名播音员宋世雄老师的解说声,人们眼前是1981年11月16日在日本大阪举行的世界杯最后一战中国女排励志**与“东洋魔女”日本女排的决战,比赛起伏跌宕,第五局决胜局中国队14比15落后,日本队率先拿到赛点,谁的关键防守,谁的关键进攻扳平,直到中国队最后拦网以17比15取胜,日本队球员防守补位将球垫飞的角度都与历史一样。当然,还有国人上街庆祝的画面,体现出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女排励志**首夺世界冠军的意义,女排精神就此诞生。
还有2003年女排世界杯夺冠、2004年雅典奥运会夺冠,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美女排五局“和平大战”,几乎都是神还原。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奥运会夺冠,就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冠军,而1/4决赛中国队与巴西队五局鏖战是经典中的经典,最后一球魏秋月并未传徐云丽快攻,而是与朱婷眼神一瞬间的默契,由朱婷后攻拿下制胜一分,淘汰巴西队,简直就是赛况再现。
夺冠**观后感3“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每当响起国歌的前奏时,我的内心总是激动澎湃,肃然起敬。在《夺冠》这部影片中,从19_年日本大阪世锦赛到20_年里约奥运会夺冠,每一次国歌的奏响都令人难以忘怀。
我没有经历过郎平叱咤球场的时代,虽然久闻她“铁榔头”的“大名”。对于中国女排,我对她们的了解也只停留在这是一群有拼劲、不服输、在赛场上喜欢大声叫喊互相打气的女孩。观看完《夺冠》这部影片后,中国女排“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深深震撼了我。
影片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郎平质问女排姑娘们为什么打球的那一段。当问到朱婷打排球要什么,朱婷回答要“成为你”,郎平教练的话发人深思,她说:“那你就搞错了,你永远都不会成为我。你不用成为别人,你只要成为你自己。”
的确,我也时常问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想取得什么样的成就?但每次想到这些问题,我的脑子里都是其他人对我说的话,你要向谁谁谁学习,你看看人家多厉害之类的,而从未想过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还记得今年9月份去参加集团的新员工培训,教务组的老师问我们,你为什么加入蓝城?很多人都会说,因为蓝城的文化、价值观等等。是的,正如宋总说的,蓝城是一所学校,在这里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这一点,从我加入萧立这个大家庭起就深有体会。从篮球赛的组织、七夕K歌比赛、团体生日会到这次的观影活动,每次活动的举办都在让每一位萧立人变得更加优秀。
正如女排精神所表达的一样,蓝城萧立这个大家庭不断让我们知道,我们是一个team,不分我和你,只有我们。对于工程人来说,团队永远是排第一位的,一个优秀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在扮演着不可代替的角色,发挥着各自的作用。而工程本身就存在着很多无法预料到的困难,因此更加需要团队。
“我”加“你”等于“我们”,“我”和“你”都是个体,容易被很多因素影响到自己的判断,而“我们”是一个的整体,拥有个体无法企及的强大力量。蓝城萧立是一个大家庭,在里面有很多优秀的团队,让我们团结协作,永不言弃,不分彼此,一定能共同创造萧立美好的未来。
夺冠**观后感4要过年了,很多人除聚会之外就是看看**打打麻将了。其中被重磅宣传的《中国女排》是在大年初一很多人都想去关注的**。_月_日,《中国女排》更名为《夺冠》,这是不是让你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为何要改名?皮裤套棉裤必是有缘故!
过去我们拍过不少类似体育题材的**,例如著名“女篮五号”、“沙鸥”等等。尽管这些故事传说也是有原型人物的,但是并没有用“中国”字样。1981年出品的**《沙鸥》实际上也是在说中国女排队员的故事传说,不过却只能是以运动员的名字来给**命名。当时“沙鸥”的原型到底是谁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有人说是郎平。实际上这个肯定不是,当时郎平还小。有人说,“沙鸥”的原型是原来中国女排的主力之一的曹慧英,她在**《夺冠》中也有角色。
其实影片能够在前期宣传中一直用《中国女排》的名字,且是在大张旗鼓宣传,并且预告了大年初一上映。这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名字是通过审核的,不然不可以这么宣传。“中国女排”是一个在中国体育界的一个丰碑,其四个字不仅仅是说排球项目的一个运动队,而是说是“女排精神”以及“中国精神”的层面。不过,这部**是一个商业制作片,只是用了真人运动员而已,有些事实是存在虚构的成分,你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纪录片,这样叫“中国女排”就是有一些不妥的。不过,刚开始被通过,后来又改名,是不是与陈忠和的抗议有关?
陈忠和的内部抗议信被曝光之后,使得这部商业**多了一些质疑。陈忠和的抗议公开之日为2日,《中国女排》变《夺冠》在1月17日,两者是不是存在关系呢?实际上,“中国女排”能够火起来,与中国女排世界杯再夺冠的原因巨大。作为三大球中唯一硕果仅存的世界优势项目,他们不仅仅是中国排球迷的寄托,更是中国人的寄托。对于这样的一部**,其实从策划开始就应该被严格审核。出现对于陈忠和的不正面现象是非常遗憾的。据说,在上映之前对于陈忠和的形象做了一定程度上的删减。因为要上映,因为也不可能重拍,所以就出现了改名和改剧情。
夺冠**观后感5“我们是中国人,我们代表中华民族,这场球如果拿不下来的话,你们后悔一辈子。”**院中,小孩子们不再窃窃私语,所有人都紧盯着面前闪烁的荧屏,屏息敛声。
“中国队获得了世界杯冠军!她们成功了!”**院依然安静,但我从身边人急促的呼吸声中可以听出他们内心的激动。我也心潮澎湃,如果不是在**院里,我真想站起来鼓掌,大声为女排喝彩。看到队员胜利,主教练默然不动,眼眶却悄悄湿润,更是令屏幕前的我也鼻子一酸。
但是在欣喜后,我心中却有一丝淡淡的担忧。影片中一句话恰可以说出其根源所在:他们不可能打一辈子球的。哪怕获得了奥运会冠军,一个运动员又有几个四年?等度过了短短的黄金年华,后面漫长的人生又该如何面对呢。不是所有队员都可以像郎平说的一样成为主教练、真正为体育献出一生,大多数队员都是在年龄变大、体能下降后便退休,无人问津。
从“流血不流泪,掉皮不掉队”这句口号中蕴含着坚持不懈的高尚精神,但也能看出运动员们训练多么艰苦。当把自己最珍贵的青春时光都花在训练上,不顾其他领域与知识,等到年纪大后无法参加体育,落得一身病痛,也没有其他事物可供消遣,是多么无聊与痛苦啊。当然,我不了解真正的体育机制,这只是我的猜想而已;国家也一定会给运动员们补贴与慰问。只是奠定精神世界基础的那几年,一旦错过就再也无法弥补吧。
令我感到无比惊喜的是,郎平后来说的话解决了我内心的担心。——“今天就练到这吧,休息,去谈恋爱吧。……我希望你们是完整的人。”热爱体育是一生的事,但训练与比赛不是;体育是事业,是决心,是追求,但不是整个人生。
我喜欢《夺冠》这部**,不仅仅因为它紧凑的故事情节与节奏、精美真实的画面,更是因为它让我深一步懂得了体育的真谛——不是赢不赢的包袱,而是纯真的快乐与热情。
要伦敦奥运会闭幕式的作文,或者读后感。
#校园# 导语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以下是 考 网整理的《奥运精神伴我成长》读后感,欢迎阅读!
1.《奥运精神伴我成长》读后感我读了《奥运精神伴我成长》这本书后,学到了很多的奥运知识,对奥运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是《永不服输的她创造了奇迹》这一篇文章,里面写了邓亚萍姐姐,虽然她的个子很矮小,不适合打乒乓球,但凭着苦练,以罕见的速度,无所谓的胆色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成为了我国乒乓球获得4枚奥运金牌的运动员。看了这篇文章后,我很感动,我要向邓亚萍姐姐学习,勇敢地面对学习中和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永不服输,勇于挑战,做一个坚强的人。
今年,第29届奥运会就要在祖国北京举办了,我们要的祖国将张开双臂,迎接来自世界各国的朋友,作为北京奥运会的小主人,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作为一名小学生,我要关心奥运,从小事做起,要好好学习,用丰富的知识充实自己。要注重文明礼貌,要积极参加体育活动,锻炼好自己的身体,还要做个有环保意识的合格小公民。
让我们一起为2008北京奥运会加油吧!
2.《奥运精神伴我成长》读后感
奥运会是世界人民共同参与和高度关注的体育盛会。在维护和平、增进友谊、促进文明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奥林匹克活动起源于古希腊的奥林匹亚运动会,他的创始人是伊非图司。古奥运会不是单纯的体育比赛项目,他包含着强烈追求,最终形成了一种“奥林匹克精神”。
早在1908年,第一个中国人提出了举办奥运会,可惜没有成功。但是,令我们惊讶的是中国没有放弃,而且在2001年7月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了!那一刹那,北京沸腾了!中国沸腾了!华人社会沸腾了!那是一个令中国人兴奋、激动的扬眉吐气的时刻,这一次,北京的发展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北京的诚意感动了世界,北京向世界庄严——将举办历最出色的“有特色、高水平”的一届奥运会,并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贯彻“开放办奥运、创新办奥运、节俭办奥运、廉洁办奥运、全民办奥运”的25字方针……中国正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向着全面小康社会大步迈进。办好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于凝聚民心、激励斗志、社会和谐,对于宣传和平发展的中国,展现文明,展现中国人昂扬向上的风貌,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更快、更高、更强”是奥林匹克的格言,是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内容。短短六个字,不仅表现在体育比赛中不畏强手,敢于斗争,不断拼搏;而且鼓励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不要甘于平庸。勇敢地向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挑战,永不服输,积极进取,敢于超越自我,将自已的潜能发挥到极限,并学会以宽广的胸怀、诚挚的心去交朋友。让我们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指引下,在爱的沐浴下,在象征和平与友谊的五环旗下茁壮成长,做的自己!
3.《奥运精神伴我成长》读后感
奥运精神是什么?奥运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强”。支撑和造就“更快、更高、更强”的是什么?是“自信、自强、自尊”。这既是奥运精神的原动力,更是奥运精神的境界升华。奥林匹克对于我来讲,意味着什么?奥林匹克的精神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感,参与感和满足感,更有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在心中荡漾。我的内心每时每刻都感受到奥林匹克精神的巨大魅力。我相信,周围的很多人也有这样的感受。那种感觉将在每个人的心中点燃一团永不熄灭的圣火。
邓亚萍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能够勤奋学习、刻苦磨练,再宏伟的目标,也一样能实现。我们踏入学校的大门,开始接受新知识、新事物,一定要养成热爱学习、勤奋学习的好习惯。上课的时堠,要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不懂的地方就要问老师;下课以后也不能放松学习,要抓紧时间复习,尽快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消化。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把太多的时间花在玩耍上,“玩物丧志”!太过贪玩的学生,将来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如果你现在把时间都用来玩耍了,等将来一个人走上社会后,激烈的竞争会让你尝到苦头的,那时候再后悔就来不及了。所以,勤奋学习是同学们的天职,是我们一生中首先要做好的第一件事情。“勤奋是成功的基础”,只有打牢这个基础,我们才能获得成功,实现远大理想。
对于成长中的'小学生来说,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失败和挫折是在所难免的,任何伟大的成功都免不了遭遇失败和挫折。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比如爱迪生发明电灯,就是在无数次失败的基础上才获得成功的,没有之前的失败,也就没有后来的成功,这也就是老师经常教导我们的一个道理:失败乃成功之母。失败与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失败和挫折击倒。我们要善于从失败中寻找成功的规律,要善于从挫折中锤炼顽强的意志。无论成功或失败,都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去珍惜,成功了继续发扬,失败了也要总结教训,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抱着这样的态度,哪怕失败一千次、一万次,也一定会有成功的一天。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要学习奥运的拼搏精神。我们要像奥运健儿一样,在成长过程中,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积极进取。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地学习,用丰富的知识充实自己,用优异的成绩向祖国汇报。
4.《奥运精神伴我成长》读后感
文迷路了,并不可怕,怕的是自己放弃;500字作文本来就没什么思路。总的来说,还是前进的,我还记得,去年刚刚高中毕业时故乡无极(闻鸡起舞的故乡)的绿意,就像我慎重的记得曾经,或破碎,或美丽。对不起,最后的最后,我还是没有学会忘记......因为它们虽为死物,却也有朴实。
说起奥运五环,我还得好好地跟你介绍介绍: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五环标志出自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之手。奥运五环从左至右依次是蓝色、**、黑色、绿色、红色,分别代表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
这本书中有许多板块,其中,我最喜欢“勤奋是成功的基础”这一小板块。它记述了奥运健儿们是怎样不懈努力而取得金牌的。
就像菲尔普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过于激动和紧张的他,居然在比赛开始前忘带了证件,于是他匆匆忙忙赶回奥运村,带上证件后又连忙赶回比赛的地方,累得气喘吁吁的他最终只获得了个200米蝶泳的第5名。虽然只得了个第5名,但是后来,他艰苦训练,让自己成为了的大明星。这是因为勤奋创造了好成绩,勤奋造就了天才。
再如邓亚萍,虽然个子矮小,但是她苦练乒乓球。经过她的不懈努力,终于成为了奥运乒乓获得4枚奥运金牌的运动员。她还是奥运精神‘更快、更高、更强’最有力的诠释者。
而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上就应该像这些奥运健儿一样,坚持不懈、永不言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像他们一样取得辉煌成就,不是吗?
《奥运精神伴我成长》这本书不仅仅告诉了我奥运精神,还让我知道了很多的奥运知识。
5.《奥运精神伴我成长》读后感
2008年,奥林匹克圣火就要在古老的华夏大地燃烧,它承载着无数中华儿女的期盼和梦想。
作为北京奥运会的小主人,我们也应该具备团结、友谊、和平的奥运精神。今天,读了《奥运精神伴我成长》一书,真使我收益匪浅。它是我懂得了许多——勤奋是成功的基础、坚持做完每一件事、要正确面对失败与挫折――而今天我想来谈一谈――关于挑战。
我国的举重选手占旭刚因为多年的刻苦训练,落下了不少病根。在悉尼奥运会上一开始毫不理想的成绩中就可看出。之后的挺举中,第一把占旭刚举起了202。5公斤,第二把,占旭刚要了从来没有举过的重量:207。5公斤!在所有人的质疑中,占旭刚神奇地把杠铃举过头顶!最终获得了悉尼奥运会的金牌。占旭刚的成功,当然不是侥幸,而是因为他敢于挑战的可贵品质。他挑战的不仅是一个重量,他还挑战了人们的质疑,挑战了自我。
生活中,挑战无处不在,要么逃避,要么应战。也许在我的身边并没有想占旭刚这么伟大的挑战,但是我也在挑战着每一个挑战。
我从小就喜欢画画。还记得我在幼儿园时参加了几个幼儿园一起举办的绘画比赛,拿了三等奖,从此拉开了我参加绘画比赛的帷幕。在我小学二年级时荣获了学校举行的绘画比赛一等奖。三年级时我进了学校的美术组,当我看着美术组里高年级的同学在区里、市里、省里领回各种奖状时,我想:我为什么不挑战自己,也像学长、学姐那样不只是在学校里拿回一个个荣誉呢?于是,我接着往下“折腾”,多次在全区、全市乃至全国获了奖。
面对挑战,我也曾畏惧、胆怯过。有一次,老师让我参加了一次演讲比赛,由于我从来没有此类经验,便产生了打退堂鼓的念头。但最终我还是勇敢地接受挑战,最终获得了演讲比赛一等奖。
对于生活中的挑战,我们只有勇敢地应战,才能不断进步,不断成长。相反的,如果你惧怕挑战,被挑战所击败,当别人在前进时,你却在原地踏步或退步,那么你就不能得到最终的成功。
所以,让我们勇敢地面对每一次挑战,乐观地接受新的挑战吧!
学子2022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
铭记伦敦里约再见
汽车驶过,人们拎着包,匆匆行走在伦敦的街道上。当奥运会的大幕落下,这座城市重新回归了原来的模样。
12日傍晚,在伦敦东区的奥林匹克体育场里,一场众星云集的闭幕式为为期16天的体育盛会画下了句点。
如果说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是一部讲述英伦三岛历史文化的舞台剧,那么闭幕式就是一个万众狂欢的大型演唱会。
体育场中心的舞台被幻化成了伦敦的缩影,伦敦塔桥、圣保罗教堂、大本钟和伦敦眼等地标性建筑披上了银色的外衣,静静地矗立在“报纸”拼接成的地面上。
钟声敲响后,城市醒了,一辆辆披着报纸外衣的卡车与的士缓缓驶过,身穿报纸图案服装的男男女女,走过渐渐喧嚣的街头。
“我想歌唱,我想呐喊,我想尖叫直到词句枯竭,把一切都写在纸上吧,这样传递给世人。”女歌手埃米莉·桑德一曲石破天惊的《读懂这一切》宣告演出的开始。
告别伦敦
的确,报纸是伦敦人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过去的日子里它已经把伦敦奥运会上发生的一切传递到了世界各地。
从博尔特再添三金续写辉煌,到菲尔普斯打破奖牌纪录急流勇退,从林丹与李宗伟巅峰对决后成功卫冕,到孙杨、叶诗文昭示中国游泳强势崛起,短短的两个多星期的时间见证了太多的传奇故事。
不,要记住的不仅是这些。
报纸上曾经记录了一个名叫埃蒙斯的枪手,两次最后一枪失误的梦魇和甲状腺癌的噩耗没有把他击倒,当他收获铜牌后与妻子深情相拥,人们看到了坚持的力量。
报纸上曾经讲述了一位名叫丘索维金娜的母亲,37岁的高龄仍披上战袍参加跳马的比赛,只为了给儿子治病,虽然她没能拿走奖牌,却向人们证明了母爱的伟大。
一个个难忘的瞬间在屏幕上闪过。那首曾在比赛结束后响彻赛场的老歌《日落滑铁卢》再次响起。“每当凝望着滑铁卢的落日,我宛如置身天堂。”而这次人们从伦敦带走的记忆,又何止是滑铁卢的落日?
在“披头士”与“皇后乐队”的经典曲目重新演绎之后,在“辣妹”们再次聚首粉墨登场之后,各代表团运动员一起走上舞台。此时此刻,他们不再是对手,而是一起跳舞一起歌唱的一家人。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会旗缓缓降下,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把它交给了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而罗格又把会旗转交到里约热内卢市长爱德华多·帕埃斯手中。随着帕伊斯面带微笑地挥舞起会旗,奥运史正式翻开了新的一页:里约时间开始了。
相约里约
身穿橘色工作服的环卫工人雷纳托·索里苏走到了舞台中央,拿着扫把跳起了桑巴舞。事实上,这曾经是这位环卫工人的真实生活。1997年,他的跳舞天赋被发现,现在他已是一位知名度极高的舞者。每年狂欢节,他的舞蹈都是保留节目。
在索里苏的指导下,企图阻止他的安保人员也跟着一起跳了起来,上百名舞者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了他的身边,体育场变成了桑巴嘉年华的舞台。
传奇歌后马里萨·蒙特化身为海洋女神梦幻登场,而饶舌歌手BNegao用一首《原子马拉卡度》向人们发出热情的邀请。
随后,身穿巴西传统民族服装的街头鼓手以及表演巴西武术的卡波耶拉艺术家把里约的城市风景带到了人们面前。科尔科瓦多山顶上的基督像,俯瞰着狂欢的人群。
同时出现的,还有巨大的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标志。橙、蓝、绿三色组成的人手臂相连,翩翩起舞。
“虽然两个多星期的奥运会结束了,它将激励一代人,”伦敦奥组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说,“现在我们可以这样说,当机会到来,我们的确做了正确的事情。”
位于体育场一侧的主火炬缓缓打开,如同16天前它合上前的样子,在火炬上方,一只浴火重生的凤凰振翅欲飞。
过去的这段日子中,有欢笑,有泪水,有抱怨,有感动,但无可否认它是一段宝贵的记忆。虽然圣火熄灭了,这一段记忆将跟随这204个镌刻有各个代表团名字的火炬花瓣一起,被带到地球的各个角落,在人们心中,燃烧不熄。
谢谢,伦敦!四年后,里约再见!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学子2022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通用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子2022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1在北京冬残奥会上,中国代表团以18枚金牌、20枚银牌、23枚铜牌的骄人战绩,领跑金牌榜和奖牌榜。对于冬残奥项目起步较晚、4年前在韩国平昌才斩获冬残奥会首金的中国代表团而言,如此奇迹般的飞跃怎能不令人自豪。
场地上,镀满金色光辉的唱片变成湛蓝色的“地球”,各参赛代表团旗帜在标兵志愿者和吉祥物“雪容融”的迎接下入场。在《欢乐颂》的经典乐曲中,旗手们漫步在“地球”上,色彩斑斓的旗帜汇聚成欢乐的海洋。
汇聚大爱,情暖人心。“留声机”上浮现出的画面,将人们的记忆拉回到开幕式的那个夜晚:冬残奥会主火炬在世界聚焦下照亮黑夜,传递爱与温暖。
爱与温暖,浓缩于冬残奥村、场馆设施建设的“无障碍”细节里,体现在运动员之间惺惺相惜、结下的深厚友情里,彰显在残疾人运动员和健全人的平等交往、热情互动中,绘就出一幅幅暖心画卷。
学子2022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2一朵雪花镶嵌在巨大的蓝色唱片中央,“BEIJING2022”字样烙印在“留声机”上,从冬奥会到冬残奥会,这朵雪花的故事将成为人们久久珍藏的回忆。
浪漫的焰火腾空而起,“北京2022”在国家体育场上空粲然绽放,时光的“留声机”定格在大地上。
这一刻是终点,也是起点。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记忆在温暖中永恒。我们满怀期许,沿着“更团结”的希望之路,奔向美好未来!
学子2022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3激光刻印在舞台,清晰勾勒出冬残奥项目的形象轮廓。这一刻,残奥运动员赛场上的精彩瞬间,在“留声机”上不断重现——
42岁的加拿大选手布赖恩·麦基弗连摘三金,以16块金牌追平冬残奥男子金牌纪录,用卓越的表现诠释着拼搏与热爱;中国队选手纪立家、王鹏耀、朱永钢、张义琦包揽残奥单板滑雪男子障碍追逐UL级比赛前四名,一举创造历史;57岁的比利时运动员琳达·勒邦和女儿搭档完成比赛,追梦的道路上温情流淌……
一次次奋力跳跃、一次次全力冲刺、一张张真挚笑脸,来自全球的近600名残疾人运动员在赛场上不断挑战极限,用行动表明身体残疾并不阻碍前行的脚步、无法阻挡奋进的征途,谱写出一曲生命赞歌。
“两个奥运、同样精彩”。体育弥补人生缺憾,铺就圆梦之路。世界各地的残疾人运动员在这里共享体育运动带来的激情与欢乐,他们展现出来的竞技之美、精神之美,鼓舞着在生活中勇毅前行的每一个人。
国家体育场内,雄壮的国歌声响起,五星红旗缓缓升起。中国观众齐声高唱,激荡着自信与自豪。
学子2022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4华灯初上,国家体育场“鸟巢”宛若身披霓裳,在浩瀚夜空下熠熠生辉。见证着拼搏、团结、友谊的北京冬残奥会,在这里迎来告别时刻。
这是一段多彩的追梦之旅。这是一段永恒的温暖记忆。今晚,我们铭记感动的过往,心怀憧憬与期望,用爱携手、向未来远航。
激情飞扬,今宵欢聚。舒缓的音乐声中,表演者走上场地,将“唱针”拨向舞台中心方向。光影流转间,圆形舞台空间化作绚丽多彩的“留声机”,在《乘着歌声的翅膀》的悠扬旋律中,北京冬残奥会会徽出现在场地中央,开启属于全世界的欢聚时刻。
学子2022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5从乘着一朵紫色“雪花”温暖启程,到伴随着《雪花》旋律迎来告别时刻,北京冬残奥会昨夜圆满落幕。
火炬缓缓熄灭,一切恍然如昨,令人依依难舍。不畏艰难踏雪而来,梦想飞扬满载而归,希望向阳而生,我们尽情欢庆。
一个个“同心圆”汇聚成“记忆的留声机”,“刻录”下极富浪漫色彩的美妙夜晚——红、蓝、绿色的滑雪杖排列成“会徽”,运动员们漫步于没有隔阂与界限的“蓝色地球”,五彩斑斓共享此刻。合唱团的孩子们天籁般的声音回荡在鸟巢夜空,小女孩捧起明亮的“火种”将“希望”播撒,萤火之光点亮世界……闭幕式参演群体中,约30%为残疾人,心手相连,残健共融的人们用“爱”为世界绘就了一抹绚丽的色彩,留下永恒的温暖记忆。
两个奥运,同样精彩。在皑皑冰面,在高山之巅,全世界刚刚见证了巅峰竞技,紧接着又为坚韧不屈的人生喝彩。
闭幕式上,随着留声机的旋转,运动员在赛场摘金夺银、奋勇拼搏的“高光时刻”一一闪过,把人们的思绪又拉回激情飞扬的赛场。不幸折翼,他用拼搏为自己插上“一双隐形的翅膀”;“看不清世界”,她却心怀热忱地“想让世界看到我”……不同的肤色下是一个个同样勇敢的灵魂,不同的语言唱出对生命共同的赞歌,给世人以启迪与激励:身体的缺憾不会削减生命的意义,精神面貌才是决定人生将以何种方式展开的关键。
雪花纷飞不会因翅膀受伤而停下,体育精神也不会局限于赛场之内。运动员们互帮互助、拥抱欢呼,领滑员与运动员同台领奖,导盲犬获得纪念奖牌……一个个激情瞬间、一个个温情画面与一个个奋发身姿一样,都会定格在残奥发展的历史图册中,将“勇气、决心、激励、平等”的残奥价值观深植在每个人的心里。恰如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所言,“残疾人运动是唤醒人类良知的运动”。这就是体育的力量。
“一片雪花”与春日争胜,“一柄微火”与皓月争光,温暖人心,余韵悠长。在镜头之外,无障碍环境树立新标杆,“爱笑的眼睛”让温暖跨越种族,防控举措确保每个人都安全,有爱方无碍,绘就最大“同心圆”。在“双奥之城”举办的这场盛会,交出了一份惊艳、安全、出色的“满分答卷”,为冬残奥会带来了新曙光。
奔流的'“时间”不停,心中的“微火”就不灭,这场“冰雪之约”让我们相信,纵使前路漫漫,遍布未知挑战,只要人类团结在一起,饱含勇气,迎难而上,就能创造美好的明天。
良宵挥别后,一起向未来!
学子2022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6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期间,冰雪之上,风声呼啸、雪沫飞扬。
不同的肤色下是一个个同样坚韧的灵魂,不同的语言唱出对生命共同的赞歌。此次冬残奥会,中国军团收获18金20银23铜,金牌与奖牌双榜稳居第一,多数项目实现历史突破。
中国冬残奥运动员,用自己的拼搏与奋斗告诉我们,总有一种精神催人奋进,总有一种力量打动人心。
3月13日,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上宁夏16岁视力障碍女孩马奕菲缓缓地用小提琴奏起了《雪花》。在她的旋律中,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主火炬缓缓熄灭。
这一刻,马奕菲把美丽、纯真、自信的笑容,通过乐器飞出的旋律向全世界展示。
学子2022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7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将于3月13日20点在国家体育场举行。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主题为“在温暖中永恒”,将延续“一朵雪花”的故事。总导演张艺谋介绍,圆作为一个非常醒目的道具,将成为闭幕式的一个亮点。
为了更好地呈现这一主题,导演组决定在冬残奥会开幕式主视觉形象“同心圆”的基础上,在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场地中央,外加一个特别的舞美道具,结合地屏的呈现,达到“温暖感”“记忆感”“包容感”的统一。
导演组介绍,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创意策划从2020年就已开始,历经几十稿的修改过程,不断自己推翻自己、自己否定自己,到最后呈现的时候,相信会比较圆满。
本着“简约、安全、精彩”的原则,最终制作和排练时间只有不到两个月。所有主创团队对此做了充分准备,和我们的残疾人朋友们一起日夜鏖战,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最伟大的瞬间。
学子2022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8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冬残奥会开幕式都精彩纷呈,令人印象深刻。本次冬残奥会闭幕式的主题表达为“在温暖中永恒”。导演沈晨表示,闭幕式将延续开幕式理念,注重表达残疾人的故事,由此契合主题,定格感人瞬间。秉持着“简约、安全、精彩”的原则,闭幕式力求将表演与仪式相结合。
据悉,闭幕式主题定为“在温暖中永恒”,将以特殊装置配合主视觉形象“同心圆”,记录9天赛事感人瞬间的同时,永远保留北京作为“双奥之城”的伟大时刻。据沈晨介绍,希望通过这一方式留住整个冬奥,留住“双奥之城”这份记忆,让后人永远记住它。
据悉,本届冬残奥会闭幕式的参演群体,由约占30%的残疾人和70%的健全人组成。在排演过程中,残健融合的表演者们携手前行、互助进步,体现了“平等、参与、共享”的发展理念。3月13日下午,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6个大项78个小项的比赛全部结束。
历经9个比赛日的拼搏,中国代表团取得18金20银23铜共61枚奖牌的佳绩,历史上首次位列冬残奥会金牌榜和奖牌榜的双榜首!
好了,今天我们就此结束对“奥运经典瞬间读后感”的讲解。希望您已经对这个主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
- 上一篇:女子网球比赛
- 下一篇:奥运钞发行量多少枚_奥运钞发行量多少枚纸币